由於晩晩夜上床,出發已經係中午,去到見到出奇的少人只有廿多人。以前見過排長龍可以由教堂一面排到對面,起碼成百多人。今次我哋排咗十五分鐘就可以入場,棈打細算後我哋決定多俾少少上一個塔和一個導遊耳機,盛惠四十歐元。俾咁貴一於看盡啲,聽哂耳機導遊所介紹的每一景點。
這教堂有三大面,正門是”光榮”面,而兩邊是”出生”和”熱情”面。一進場已經被教堂的”熱情”面所著迷。這是有關耶穌被釘十字格及升天的過程。沿着雕塑往上望,層層故事到最後看到升天的耶穌坐在天橋上看着我們世人的凡俗。這一面是我多次來這教堂都看到的一面,還不知况更精彩的還在後面。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預定時間乘電梯到其中一坐高塔頂參觀。它位於”出生”面附近,我們乘十多層電梯到塔頂,看看教堂還未完成的頂部。既然要額外付錢上塔,當然要留多些時間塔頂的雕塑,膠地精心的設計表現在生動的植物輪廓,活化的施轉花款充滿美感。在高處看巴塞羅那的海景,城市景觀一覽無遺。
沿着峽窄的旋轉樓梯落到地面,我們繼續參觀教堂的內部。我們從”熱情”面入口重新參觀,經過鐯有經文的大門看到耶穌騎驢入耶路撒冷的地面畫。再看門中有一金色的十六宮格,怎樣加也是三十三,代表耶穌被釘十字格的年齡,而且當中的10和14是重複的,總數是48,是INRI拉丁字母順序數的總和。INRI即是 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 (Jesus of Nazareth, King of the Jews)。
終於走進教堂內參觀,膠地的活化設計展示在把森林帶進室內,諭意神(教會?)的庇蔭。特製的合唱團露台加上雙圓錐天窗可以把歌聲傳到街外。這個可容納逾二千人的教堂,當中石柱的設計、位置、用料、牆上的彩色玻璃等全部有特別意思,要解釋設計的意義真的要寫一本書。我們在裏面蹓蹥了很久,感受設計所帶來的氣氛。我們目不暇給地欣賞着,有時候我們懷疑原意使人接近神的設計因為太養眼,使人忙於欣賞,反而難以靜心,一切變成感觀剌激,使人留在俗世繁華中,在這教堂靜修需要很大的用心和修為。
看得眼花撩亂,我們走出對面大門到室外。原想舒氣,但又給另一壯觀面所吸引。這”出生”面是被聯國教科文組列為重要文化遺產,其實就是這一面,而非之前已令我們費心的”熱情”,可見這”出生”的更驚世之處。上面有耶穌出生及其童年事蹟的雕塑。左邊代表約瑟和右邊代表瑪利亞的巨柱把代表耶穌的巨形石面夾在中間,表現教會重視這一家三口的關係。從歷史看這教堂的建成,這計劃的開始原於一個重視耶穌父親約瑟的宗派,眼見工業革命時期物慾橫流的巴塞羅那,銳意重建基督家庭觀而籌錢興建教堂。誰知計劃到了膠地手上,雖然他是
誠的教徒,但也是前衞的藝術家。和很多藝術家一樣:在集資時計劃井條中庸,之後才天馬行空。這永未完成的設計建至他過身(去教堂途中被電車撞死)後,被升上神臺由他的繼承者以追隨他宏願為由繼續天馬行空,更加肆無忌憚,資金滾滾而來,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其實我們的入場費還不知作建築或修葺,未建好的還有”光榮”面、更高的聖母之塔和中央最高的耶穌之塔,一日未建好,我們的錢就落在這大怪物上。起了百幾年只起60%,當局還上在2016前趁膠地百年生晨紀念前完成,看來不完易。
人家旅行團看教堂用一兩小時,我們却看了整個下午。在關門前我們還看了旁邊的一所小學校,是膠地為工人子女用就地材料,以最少材料最大效果建成,可容納二百多學生,波浪型的屋頂使它的吸引力不下於旁邊的大教堂。天黑時我們再進大教堂看室內的燈光,令有一番吸引之處。最後我們還在教堂關門後到其下的小教堂(其實不小了)出席彌撒,能免費入場看大教堂真正有用的部份,再瞻仰膠地的墳墓。這個加泰拿被喻為神的建築師安睡於此,等待傑作的完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You can give comment easier by being our followers. You can also do that as anonymous or put your name in the message. Meet you somewhere in future.